恶性肿瘤的诊断在临床上分为Ⅲ级:Ⅰ级为组织病理学证实;Ⅱ级为影像学(包括X线、CT、MRI、ECT、B-超、PET-CT等)和生化实验室检查的诊断;Ⅲ级为病人死后分析、推断。
肿瘤的生化、免疫及影像学诊断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要确定肿瘤的性质,仍然主要依赖病理学诊断。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肿瘤最标准最可靠的一种方法。肿瘤病理学检查包括活体组织检查及尸体解剖检查两方面。活体组织检查包括大体和光镜检查,必要进行电镜、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观察其细胞形态、结构等,确定肿瘤的性质。
活体标本检查的来源:
①小块组织检查:如通过手术或穿剌及内镜取得。如淋巴结活检、肝脏穿剌、胃镜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得标本等。
②细胞学检查:指各种体液如痰、尿、胸腹水等及刮取各部位与体表相通的有腔道的上皮细胞,如子宫颈刮片、食管黏膜脱落细胞涂片等。
③手术切除的大标本,如肠、乳房、肝叶等根治标本。病理学诊断不仅可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其预后,更重要的是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但病理诊断也有局限性。因其活检标本、巨体取材和切片检查均属抽样检查,最终在光镜下见到的仅是病变的极小部分,有时不能代表整个病变。另外病理诊断是否可靠也与病理标本的选取有关。有时也有假阴性的结果。对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患者,应及时复查病理诊断,若病理诊断确切无误,可考虑病理标本的选取是否得当。必要时重新取材,做再次病理诊断。以免造成误诊,贻误治病时机。
早期监测依然是治愈肿瘤的方向。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主要应用技术——蛋白指纹图谱技术(SELDI)使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可能,而确定肿瘤标志物是应用该技术的前提。采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目前国外已经找到了大约上百种直接来源于肿瘤的标志物,这些标志物是由肿瘤的生长、扩散而产生的。我国巳建立了自己的肿瘤蛋白指纹库,将测试完成我国常发肿瘤的指纹图谱,以期大幅度提高我国肿瘤的早期诊断能力。
尽管过去的20世纪在肿瘤学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与其他学科相比,步伐仍嫌缓慢。因此,与癌症的斗争远无终期,必须继续不懈努力,以求克癌制胜。相信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征服癌症的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