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报道安徽淮北市杜集区医院的一名男医生在熟睡中被患者砍伤后不治身亡的消息。震惊之余,回想近几年来类似悲情的医患新闻已不是少数了。有网友猜测这名医生的医德一定很差;有人直言是医改矛盾被无端转嫁到医生的头上了。种种原因的背后无疑折射的是时下医患矛盾的过度紧张和让人费解,但是再多的原因都摆脱不了这其中肯定包含有患者对医疗职业的极度不理解与不敬畏。身边的医生常抱怨,经常接到患者和家属的质问:狂犬病为什么不能治好呢?艾滋病晚期就没救了吗?其实,百度一下就知道了,狂犬病真是目前世界上没有攻克的顽疾。
思考中我常常会想到一位已过世百年的美国医生特鲁多,还有他那著名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特鲁多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医药世家,20岁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1873年,25岁的他被确诊患了肺结核。那时,医学界对肺结核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属于不治之症。不得已,特鲁多满含无奈与悲戚,只身来到荒凉的撒拉纳克湖畔,等待着死神的到来。一段日子过后,他惊奇地发现自己不但没有死掉,身体反而在日益好转,体力也有了很大的恢复,他返校后一步步获得了博士学位。
就这样,特鲁多开始了自己在城里的行医生涯。奇怪的是,每当他在城里住得久了,结核病就会复发。然而,一旦回到撒拉纳克湖畔生活一段时间,又会恢复体力和心情。1882年,特鲁多干脆全家迁居到了撒拉纳克湖畔,并用朋友捐赠的资金,创建了美国第一家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通过在空气新鲜的自然环境里的静养、细致周到的照料以及辅助药物来治疗结核病。随后,他建立了美国第一个肺结核研究实验室,并成为美国第一个分离出结核杆菌的人。1915年,特鲁多终因结核病而去世,他被葬在撒拉纳克湖畔。墓碑上“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就是他一辈子行医生涯的总结。百年来,世界各地一批又一批的医生怀着朝圣之心来到这里,拜谒这位医学同行,也期望在此寻找医学人文的踪迹。
“有时,去治愈”,说明了医生行医救人的天职,同时也表明了医学的局限性。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和不确定的机器,医生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每一种疾病,但是这绝对不是说医生可以无所作为。一位负责的医生应该常常去帮助病人、温暖病人,而一位真正的大医则应是总是去安慰,自始自终地感知病人,关爱病人。也正如特鲁多医师曾说的:“医学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最需要精神关怀和治疗的人,医疗技术自身的功能是有限的,需要在医患沟通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去弥补……”而这种人文关怀其实就是医学人文的真谛。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不是上帝,我们只能做人类能做的事情,那就是:如果能治愈,那就努力去治愈患者;如果治愈不了,那就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如果什么都不能做,那也要让患者感觉到,我们已经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尽力帮助他们了!特鲁多医师的名言,表达了一个道德高尚的医生对待病人的心态,以及一种理性的谦卑、职业的操守和医学人文的朴素境界。这段名言不仅值得我们今天的每个医生去学习,实践,也值得所有的读者去了解。一百多年前,特鲁多作为医生兼患者他就已经领略到了医学的局限性,那就是医学不是万能的。